2021.04.23 3pm 星期五报告会
崔一飞 清华大学 降雨作用下宽级配土内部侵蚀及其灾变机理探究

2021-04-20

降雨作用下宽级配土内部侵蚀及其灾变机理探究

崔一飞

清华大学

2021.04.23 (星期五)15:00,理科二号楼2821

摘要:

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宽级配土是土质滑坡和泥石流的源发土体。宽级配土体的复杂孔隙结构导致的内部侵蚀细颗粒运移现象是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共性物理过程,科学认知宽级配土体内部侵蚀动力学过程及其导致的灾变机理,是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研究迫切需要突破的学科前沿。由于宽级配土结构复杂、疏松易变、不透明且原状测试困难等特征,难以观测和分析三维孔隙结构动态变化与细颗粒运移的相互作用过程,成为目前研究流体-细颗粒-孔隙结构互馈机制的瓶颈。针对以上科学问题,采用野外考察、渗流实验、高能CT扫描、水槽物理实验等手段,利用多孔介质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渗流条件下细颗粒运移规律,定量分析细颗粒运移过程中孔隙结构变化、流场流速变化,构建土体内部细颗粒运移过程与土体灾变的定量关系,为降雨作用下土体灾变和滑坡泥石流形成机理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报告人简介:

崔一飞,副教授,博导,现任清华大学水利系河流与生态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质与岩土工程监测分会理事、国际土力学协会(ISSMGE)TC208边坡委员会委员、TC304风险委员会委员,《Landslides》编委。开展水文-地质灾害研究,建立了考虑超孔隙水压力和离散颗粒相结合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深入研究土体内部侵蚀机理、侵蚀导致的结构变化及其力学响应;研究泥石流颗粒、碎屑流和防护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发了基于震动信号识别的滑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技术。他在泥石流、滑坡等害的形成机理、工程防治和监测预警方面取得较为系统的创新成果并在减灾实践中应用,近5年在本领域权威期刊(Landslides, Engineering Geology,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Journal of Hydrology等)发表SCI论文3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22篇),其中4篇为ESI高被引论文,1篇热点论文。受邀在第五届CAS-NASA高亚洲地区灾害会议做大会特邀报告、担任EGU2019年会分会副主席。目前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川藏铁路灾害风险分析与防控”,研究复合-链生地质灾害,服务川藏铁路工程灾害风险防控。

感谢北京优赛科技有限公司对星期五报告会的大力支持和赞助!